别名:The Annoyed
时长:82分钟
上映时间:2023-06-15(上海国际电影节)
类型: 剧情
语言:波斯语
地区:伊朗
导演: 迈赫迪·法尔德·加德里
演员: 利萨·贝赫布迪 Ata Servati Leila Zare Mohammad Amin Hediyeh Azidhak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更多>>
被惹怒的电影人原名:Azordegan,又名The Annoyed
**,家暴,癌症,导演选择了三个**社会的焦点问题,来呈现他们与“电影”之间的碰撞。遗憾是选材大于内容,对于主题的挖掘始终流于浅层,拍摄手法更是非常电视剧。电影究竟有什么用,拍电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故事往往戛然而止,想必导演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显然是个有丰富短片经验的导演,但在长片中运用致敬、借鉴或搬运,实在都是有些想当然了。
#25th SIFF# 主竞赛入围。这片子虽然很讨喜(元电影+迷影+反复cue大师),但实在是让人觉得太过精明算计。明cue基耶斯洛夫斯基、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暗cue阿巴斯(第一段里DVD封面就是阿巴斯的图啊)、法哈蒂、帕纳西和某个**老导演,三段故事都是刻意去营造一个戏剧冲突十足的极端情境,戏剧性就有点强上了,不像是人物该有的反应而是导演意志的传声筒(尤其第二个故事里女导演的丈夫)。从片子倒是可以窥见**(艺术)电影的制片方式,算是比较有价值的部分。
被惹怒的電影人,竟然就是我本人。空有主題,三個連平庸都算不上的短片加在一起並沒有質變,幾乎所有角**是不可理喻的偏執,幾乎所有對話都是自說自話的無效溝通,幾乎所有可以讓人共鳴的點都沒做對,反而一步步令人反感,演員們的僵硬木訥更是雪上加霜。#SIFF2023#
全片影像风格非常强烈,基本是由近景、特写与大特写构成的镜头构成。配合对光影变化的敏锐捕捉,让观众紧密的跟随着「电影人」们的情感的波动。三个「电影人」都在激动的叙述自己分别信仰的电影大师(如最后一位说到安东尼奥尼)时,都被伴侣不理解的粗暴打断,以小见大的描绘了他们的电影环境与人生处境。第三篇的超现实元素让人眼前一亮,且配合音乐与音效,实现了奇妙的与人物的感官连接。非常喜欢。(映后一位女性花了有3分钟说她对**电影的研究经历与见解,然后却问导演你最喜欢的中国作者导演是谁,全场哗然: )
@SFC 很好地展现了不同电影人的烦恼,细节到位。 得不到身边人的理解与认同,无效沟通对话,最终走向失败或者自毁。 三个故事,略显松散,像是短片集,但也有共通之处。 第一个故事,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要讲原则还是走捷径?去或留?三十年前,基耶斯洛夫斯基…… 第二个故事,女性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尊重。想要用电影来改变现实,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四十年前,伯格曼…… 第三个故事,超现实的梦境。身患绝症的导演,很想最后拍一部满意的电影,要自己写剧本,但自从二十岁以来就没有自己写过剧本。自那天起,写不出半首诗……想到了《字花》与《再生号》。阿巴斯,最满意《希林公主》,看了五十几遍。杜琪峰,每次采访都是说最满意《柔道**榜》。五十年前,安东尼奥尼……
戏剧冲突做足了,社会议题也用足了,但拍得很幼稚
5/10。世界首映。三个在故事上毫无关联的短片的拼盘电影。大致概括一下的话,Part 1是法治版的《生生长流》,Part 2是真人版的《德黑兰**》,Part 3是破产版的《痛苦与荣耀》。硬扯的话,这三个短片其实有一个视角收缩的过程:与天斗,与人斗,与己斗。透过以上三个视角,能看到电影人对于**影响创作的事的愤怒,但此片在老导演**之后就直接结束了,怎么统筹这些愤怒,没做出来。而且第三个短片和前俩差异有点大,一下把**社会环境给剥离出来了,情绪点没能做到统一,感觉是个败招。 映后谈到了疫情对影片创作的影响,谈到了**去世的导演(朋友),主创们的发言还是挺真诚的。就是观众问的是个啥啊,就搁那掉书袋! 仅以这个质量,感觉在主竞赛中最后应该会颗粒无收。 #25th SIFF 2023年 第12部
#2023SIFF 2nd# 5.0/10 章节式叙述,用三段式架构讲述不同电影人的故事。三位不同的**电影人,在电影创作道路上坎坷前行、四处碰壁,从反映**对犯罪青年执行绞刑到女性面临的家庭暴力再到最后电影人的迷惘彷徨。只可惜从第一段到第三段,能看到的只是无奈、沮丧和无助电影人的重复,就连台词也是类似如此(多少年前,哪位导演干了什么),除了最后一段展现的迟暮老人耍脾气式的愤怒,看不出任何“被惹怒”之处的表达,不得不说影片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其原本的创作初心
6.15.影城 拍的是导演的困境说的是人的困境,三个短片最后看起来都是走投无路。但愿现实的解决方式不是从高楼一跃而下。btw 这次电影节的电影标题翻译得都很差 ps短评愚生,见面会提了好几个问题的观众只因为其中一个问题不被你喜欢,就擅自代替全场哗然,大可不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