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一年又名A Year in Tibet
全片的结构是根据“轮回”的理念建立起来的四段式结构,四段故事的时间分别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地点分别是牧区、农村、县城、城市,主角分别是小孩、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全片讲一年的故事,也是讲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辈子的故事。
露天电影放映完毕,主持人问导演:全片全部用了固定镜头,是有什么用意吗? 导演:没有,对我个人比较方便 主持人:您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还是融入其中的身份来拍摄看待这部片子的? 导演:呃……没想过这个问题,都一样吧?我去过**,看了几本书,了解了一下生死轮回,所以拍了这部电影。 主持人:…… 观众A:给您只打了及格分不冤
外来者其实可以乖乖保持外来的视野,并不用刻意避开猎奇的故事,但创作者并没这么做,非要把自己反客为主,弄成自己内心的藏历一年,却又形不成任何文化反差的陌生乐趣。
2020年来西宁First影展看的第一个电影,露天放映场,来得有点晚,好巧不巧坐在了导演后面,观影过程中和朋友说的关于影片的坏话全让他听完了。世事巧妙啊!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一: 到西宁只看了7部参赛电影。逐一补上看片感受。 导演高剑十一年前入行,做了大量的影视剪辑工作,后又参与了编剧,今年奉献出导演**作《藏历一年》。作品显示了创作者善于掌控剧作结构和选择富有视听表现力的生**作,以及运用镜头组接的优点;缺点是创作有些过于理性,四个小故事缺少人物、人情的深入开掘,相互间也没有找到内涵联系。 从事影视制作的人中创作**强的都把做导演当作目标,因为导演是“艺术创作的**者和组织者”。 那么在实现这个愿望前,如果能像本片导演那样多做些制作的其他行当,诸如编剧、表演、剪辑、摄影、美术、制片等,都会对未来做导演工作积累经验和*实基础。 影视圈里是“条条道路通导演”。年纪轻轻时,不要一门心思只想、只会做导演,要什么都干,什么都学,梦想才可能成真。
14 FIRST 竞赛单元,本届影展中众多少数民族电影当中最平庸的一部。一部2018年就获得龙标的电影,居然才首映。四季的叙事结构显然是源自于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问题是四个故事基本就是地摊文学的水准,对于**信仰的探讨浮于表面,非常廉价,导演能把片子拍得如此呆板寡淡也不容易……
用人生的四个阶段来做四季式分段结构,相当于四个短片,讨巧的方式,不太能显功力。故事倒是简单不单调——在善意中成长,在困境中感恩,在抉择中成熟,知天命中无私,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但每个阶段都是蜻蜓点水。作为非**导演,影像简约,但往往空有种语焉不详的信仰表述。
看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个做塔洛、撞死一只羊的团队,唠嗑来着,没怎么觉得好看,但可以坐到最后,可能是有一些单纯。不太清楚
四段的小故事集,生老病死的命题作文,但同类命题作文的拔尖作品太多,此梗已然无趣。 演员和导演手法拙劣,让本来应该真挚的情绪变成了类似考里斯马基那种怪味儿的黑色幽默感。让人咂舌。
#47th FIRST# 2018年就拿到龙标了这会儿才世界首映……概念上当然是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四个故事结构还是挺严整,可惜四个故事没搭上联系不然会更好一点。导演包揽编导摄剪,几乎是一个人的电影了,相当厉害,相当不容易;限制性也被用成了视听语言风格(几乎只有正面和90°侧面两种机位)。概念先行或者汉族人都不是大问题,问题是概念有点过时了……
2020 first!!!不会枯燥!!!它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