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又名从心所欲——一个落魄老人的独白
该片通过孙女的视角,讲述爷爷的故事,在孙女的印象里,爷爷是个寡言少语、邋遢不堪,没人愿意搭理的糟老头,直到他80岁时和**离了婚,孙女才恍然她其实并不了解爷爷,这次她用镜头对准爷爷,以及爷爷的亲人,真正走近爷爷,才发现爷爷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容世界,在他的世界里,从心所欲是今生的追求。
“我这辈子算是完蛋了,等下辈子再说吧!”“理想么,不就是瞎想,做梦。”“——你对你这辈子满意吗?——我心满意足。”立体、鲜活、生动。
从那个路人说“拍这个放出去可是******”开始,整部片子带入到了理解人物的另一个维度,从历史的层次深入到人生探寻,极简但绝对有感染力
从爷爷开始念信,我就开始流眼泪。前半生因为**原因基本没有过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五十岁开始发力,终于过上了自己“心满意足”的生活,尽管这在旁人看来是不堪的,难以认同和理解的。 我觉得爷爷的生活挺好的,有自己的房子,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读书练字打坐,也没有无意义社交的打扰。
爷爷是真的有故事,真的让人羡慕,你们爱谁谁我自个儿天地任**,可是说实话我觉得导演没拍好,镜头有些乱七八糟,音乐刻意煽情,爷爷读信那里开始好起来了。中间导演独白都剪了算了,很累赘。反正从镜头里面看不出导演对爷爷和他精神的尊重和理解,三星都给爷爷。
最后被爷爷的书法震撼了一下,他的文化、修养,为什么要深深地隐藏起来?与他的生活表象形成完全对立的反差呢?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爷爷这是一种强迫症,一般而言,有很深的人生创伤在影响他的潜意识,导致他对正常生活、常态感情以及亲情的不投机、反感甚至恐惧。他愿意像**一样活着,隔绝六亲,活在垃圾堆里,也许他的潜意识里,认为当**才是最满足与安全的。我觉得应该与他的人生经历,与那个年代的中国历史密切相关。只是这个原因,在一部短片中要挖出来是很难的,因为当事人自己,或许都没有意识到。类似的老人我也遇到过,无休止的在屋子里捡垃圾堆垃圾,做一个人吃不完的几大缸子泡菜,囤积超多的皮蛋,为什么呢?因为在**中物质匮乏、差点饿死的经历,刻骨铭心,令人永夜心寒。
“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我感到心满意足了”——一个文人的自白
虽然拍摄上有诸多不足,旁白太多,音乐滥用,但我很喜欢,因为它够打动人。 好想哭啊。
另一种意义上的剥削影像,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结构素材。@纪实影像研究
“这辈子完蛋了,下辈子再打主意了”
拍摄自己爷爷的纪录片,深入其生活真正开始了解爷爷的“怪”,慢慢的发现在亲人子女中的“怪人”其实也是有原因,整个过程从爷爷自己的诉说或问答以及亲人和邻居的反应来一步一步将爷爷的形象塑造出来,最终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