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里斯原名:Solaris,又名再战“普罗米修斯”、星球索拉罗斯、索拉力星、索拉里斯星、飞向太空2002。2002年爱情、科幻、悬疑类型片,创作于美国地区,具有英语语言版本。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并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乔治·克鲁尼、娜塔莎·麦克艾霍恩、维奥拉·戴维斯、杰瑞米·戴维斯、约翰·赵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2002-11-27公映。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对于人类来说,外太空早已经不再是万分神秘的存在,他们在那里建造了空间站,展开了对外太空星球的调查。心理医生凯文(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的好友吉巴里安(乌尔里奇·图克尔 Ulrich Tukur 饰)是一名科学家,此刻他正带领着助手们在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空间站里进行工作。 凯文感到十分的不安,因为他收到了来自吉巴里安的求救信号,与此同时,普罗米修斯空间站失去了和地球的联系,为了保护朋友,凯文决定前去一探究竟。当凯文到达空间站之时,他震惊的发现吉巴里安已经**身亡,紧接着,一系列诡异的经历让凯文坚信这一切都和一颗名为索拉力的行星有关。
柏林国际电影节:史蒂文·索德伯格。
金卫星奖:最佳音响。
Larry Blake:爱尔兰电视电影。
娜塔莎· 麦克艾霍恩:最佳女演员。
最佳男演员:乔治·克鲁尼。
《飞向太空》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甚至好过原版的科幻电影。《飞向太空》相对于1972年版增加的一个特别之处是着重强调了**效果,特别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将具有生命力的"海洋"运动制作出了摄人心魄的**效果。
真的是太糟糕了!完全成了一部黏黏糊糊的爱**,还是特好莱坞那种……全片我主要是看在女主角娜塔莎的面子上忍下来的——很有意思的是,老塔的老版电影中,女主角的扮演者叫娜塔莉亚,也就是娜塔莎的全称吧……
豆瓣上评价很高的电影,可惜等我看完,才知评价高的是第一版,美国版只能用云里雾里来形容。相信是一本构思独特的小说,但美国版的演绎有些失败:直接一点,我没有感觉到爱,是表演的问题还是剧情的问题呢,剪辑有些混乱,真相揭开的很卡壳,概念也一直模糊,又没有烘托出**,没有勾勒出很引人入胜的氛围,要科幻又没有科幻的理论,到头来理解,就是很简单的,一个落魄的试图了解真相的医生被外星的物质流入侵大脑,最后同归于尽的故事。 H2 08.9.19
假装是科幻,其实也是小清新。被困在回忆中的人,最后选择永远留在回忆里。没看过老塔版,应该更加晦涩,索德伯格这版相当通俗易懂了,并且有了乔治克鲁尼,片子卖相一下就起来了。配乐加分,剪辑扣分
这应该是克鲁尼不多见的科幻题材作品,和从一开始的发展来看,我的预想和故事的进展差不多,所以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其实故事超越现实,将现实与人类心理**融合,强调**不重要,关键在于你的选择,个人觉得导演在镜头处理上会让很多人迷惑,并且重点不够突出,表现力一般。
伪科幻,真文艺的电影。不少人说原著小说比电影好看,没看过原著的人无法分辨。美国的科幻电影早在90年代就开始探索人性的时候,中国电影到了2011年缺仍不知什么叫“科幻”
很喜欢的影像风格。恰巧是黑人女性科学家的角色代表没有资格接触高等文明的这部分人群,心胸狭隘,拒绝与高等文明和平相处,在信息为零的情况下无脑毁灭一切潜在的威胁。放到今天政治正确的好莱坞应该是百分百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个角色必须得是白人男性。索拉里斯星类似于高等文明的一个制造程序,可以读取其他生命的思维信息,然后*控基础粒子制造出你最在乎的人的复制品。满足你。这不就是造物主本主吗?只是男主**的妻子本身就是个认知水平很高的人类,无法接受自己是个复制品遂选择被黑人女科学家毁灭。结局男主留在索拉里斯上过起了伊甸园般的生活也是个happy ending了。对于个体生命来说,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反对把《索拉里斯》变为一个纯粹的情感故事,索德伯格让女主角“观看”回忆这一举动非常有影像潜力,但剪辑处理上的混乱,相比塔可夫斯基的简洁神秘,导致了确实显得事倍功半,而最终它确实也依旧陷入了好莱坞类型片剧作的困境,远远没有塔可夫斯基的那种纯感觉上宽阔的容量。事实上本片让我想到的更多并非塔可夫斯基,而是芬奇的《消失的爱人》,闪回、淡入淡出与配乐让我们**在截然不同的记忆和现实之间,不知所措。
故事说得没精打采的,太闷了,感觉比老塔的2个多小时的版本长多了……也许是因为里面的人说话都像在梦游一样
科幻片不像科幻片,灵异片不像灵异片,爱**不像爱**
2011.4.12于寝室。真正的男主留在了索拉里,具象化产生的另一个自己和女主在继续生活在回忆里,happily ever after,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