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原名:Copenhagen,2002年剧情、历史、战争类型片,创作于英国地区,具有英语语言版本。由Howard Davies执导,并由Howard Davies、迈克·弗雷恩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丹尼尔·克雷格、***·瑞、弗兰西丝卡·安妮丝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2002-09-27公映。
A television adaption of Michael Frayn's celebrated and award-winning stage play about the meeting between physicists Niels Bohr and Werner Heisenberg in 1941 Copenhagen. At this time the young Heisenberg was leading a faltering German reseach program into nuclear energy, while the middle-aged and apparently isolated Bohr was in contact with allied agents, and still held a posi...
了解了二战期间世界上最**的大脑都在想什么之后,就会觉得,决定二战结果的不是哪场战役,而正是这些大脑——奥本海默、海森堡、图灵……「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本圈**巨制的感觉。DC果然还是适合这类角色。
B站真是个好地方。再看这一版,觉得还是用英语说出那些富有哲理的科学词汇才动听。到底是你的无能,还是你的善意,使得**没有研制出***;而我,虽然参与到奥本海默团队,但我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到底是我的无能,还是我的善意。如果是我俩的无能,那么哥本哈根学派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虚妄;如果是我俩的善意,那么1941年的那次相会,我们的交谈使我们都在这个人类最恐怖的**上无所建树。当然,此后核爆炸的成功产生了间接上的世界和平,是我们两个物理学家无法预测的。ps,考虑到原剧二十世纪末上演,**年华的还原现场是否借鉴了它?ps,诺兰的新片是关于奥本海默的,有了信条的走得太远的教训,这部未来的硬科幻太值得期待啦!
看的是话剧,太经典了,在此记录一下。感觉有萨特《禁闭》的设计影子
好多镜头好棒的呀,特别主观,还好不是像把话剧录下来了而已。。。
原剧本是为Heisenberg辩护的,这儿倒是黑化的感觉。
Frayn的改编是在污蔑海森堡,毕竟没人真正了解在哥本哈根发生了什么:波尔为何必须是交融敌意和善意的被征*国的睿智老者,而海森堡则是一个着迷于功用主义的疯狂科学家?目的论者,又必须计较输赢?很好的舞台剧,台词安排得极漂亮,玛格丽特在两人间的调和作用极妙。唯惋惜于意识形态之局限
***电视版。迈克·弗雷恩1998年写完话剧剧本,原版***作品于2000年4月11日在**剧院开演,共演出326场,并获得2000年托尼奖最佳剧目奖。剧本被用作电影版的剧本基础。对照国话版,***版保留了更多物理讨论,这其实增强了海波情感关系的拷问,进而让不确定性更永恒。
不愧是话剧改的,台词写得真好,用那么浪漫那么诗意的话去描述测不准原理和量子力学。电影化处理也很好,最后一次会面,镜头一直如电子一般围绕着三个人做旋转,表现出每个人心态上的孤独和难以理解对方。结构上通过三次重演那场谈话,每一次都更加深入人物内心。丹尼尔·克雷格演的海森堡太帅了!
戏剧感依然非常浓。剧本没得说。回忆反复重演的手法层层深入,从各角度推敲海森堡的动机。历史发展一半因为人物的性格,一半因为**的偶然。两位男演员都好棒。stephen rea的Bohr好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