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Lorca: giant moon / 洛爾卡:月亮月亮(港)
时长:133分钟
类型: 纪录片
语言:英语
地区:西班牙
导演: Juan Jose Ponce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一个险境中如此真实丰富的安德露西亚人,我用**之词歌唱他的优雅,我记住橄榄树林的一阵悲风。”在西班牙浪漫而伟大的诗人费德里克•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GarciaLorca)并不算长的一生中,美国纽约,和南美的……更多>>
洛尔卡美洲之旅系列纪录片原名:Federico garcia Lorca,又名Lorca: giant moon、洛爾卡:月亮月亮(港)
“一个险境中如此真实丰富的安德露西亚人, 我用**之词歌唱他的优雅, 我记住橄榄树林的一阵悲风。” 在西班牙浪漫而伟大的诗人费德里克•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 Garcia Lorca)并不算长的一生中,美国纽约,和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这两次美洲之旅对其影响甚巨大。 《纽约的月亮》把我们带回到1929年的纽约,对洛尔卡的生活和文学事业至关重要的9个月。在伊恩•吉布森、克里斯托弗•莫瑞尔、**•加西亚•洛尔卡、安东尼奥•莫尼奥斯•莫利纳与**斯•安东尼奥•维耶纳这些亲友和学者的帮助下,我们追随着这位来自格拉纳达的诗人在纽约大街小巷留下的足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回忆,在哈林区爵士酒吧那个漫长的夜晚。在大萧条来临之时,他在华尔街亲历;在这里,他创作了著名的“现代启示录”《诗人在纽约》。 《一曲献给加西亚•洛尔卡的探戈》聚焦于洛尔卡1933年的二度美洲...
去格拉纳达找过洛尔卡,故居没开门,就在外面的公园反复走,他写过的河也改到地下,见不着。的确像片子里老太太说的,没在城里留下什么痕迹。但深歌、探戈、戏剧性,和那种被天真和**所共同驱使的**,在南部的阳光里遍地都是,在今天这个势利而混乱的世界里亦然。纪录片拍得不算出色,但拍出了这个感觉。这就是诗人存在的痕迹。“一个职业的安达鲁西亚人”,可比职业的达利、布鲁埃尔、博尔赫斯们可爱多了。
《洛尔卡美洲之旅系列纪录片》所选用的音乐都很动听,尤其是Silva Perez Cruz演唱的那首歌,歌词据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的诗篇《***小圆舞曲Pequeño Vals Vienés》改编。 诗人与歌者的隔空**相得益彰,歌声仿佛诉说了太多与生命有关的事,娓娓道来又情绪激荡。这首歌在第二段纪录片《一曲献给洛尔卡的探戈》中适时出现三次,使得观感递进,在某个瞬间,令观众依稀**到与洛尔卡同呼吸共悲叹的境地…… 附B站 Silva Perez Cruz演唱视*: ****://t.**/EXz6mns
耀莱诺大的巨幕厅里稀稀落落地坐了不多的观众,空调吹得人冷森森的。虽然对洛尔迦的了解不多,却也觉得挺吸引人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后辈还会读着他的诗坐飞机来到纽约。西班牙的同胞说起现状依然欲言又止。会想他为了那个西班牙值不值得。不过上个世纪初的人都更诚挚可爱。****啊。博尔赫斯的嘴,什么是“职业格拉纳**”,笑。电影里说这个评论虽然尖酸但也算中了几分。散场后看着车窗外流过的灯光,觉得洛尔迦在这里怎能不寂寞?或许该找一找他写的爵士。
纪录片紧扣主题,分两集讲述洛尔迦的两次美洲之行对其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其成长经历、(大家都感兴趣的)和画家达利的八卦、导致其死亡的西班牙内战就没有提或者只是简单略过了。不过仅仅了解这两次美洲之行,就足以激发我们的兴趣去阅读他的诗歌、观赏他的戏剧、画作(以前以为他只是个诗人,没想到他的才华却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创作;就像片子里说的那样,如果他活过了西班牙内战,他一定也会去拍电影)。片子里最喜欢的部分,一是南美那集《血婚新娘》导演和演员在咖啡馆里的对谈,二是纽约那集所有历史学家、研究者和诗人轮流朗读《诗人在纽约》里的诗歌片段。看完片子成功种草了《血婚》和《耶尔玛》两部戏剧!还有诗歌,原来真的有人给谱曲演唱!本来以为唱出来会是那种民谣小调,但片子里选的这首却被改成了探戈舞曲演唱,而且真的很好听!
#北影打卡 像是在描述鲸落,展现一个庞大而温柔的奇迹周围衍生出的种种生态系统,今日个体的重现诠释把想象力引导向前,一方面失落的痛苦凝聚成形(但是不能像写模版作文一样总是要一套起承转合下来然后以洛尔卡之死结局吧喂!),另一方面这种无法企及的鸿沟展现了文学的力量,他是luz,是faro,“你曾是我们世上的盐,/你活着像一束明光,/而现在只有你的回忆/游荡走过,爱抚躯体的墙垣/带着我们的先辈/在遗忘之岸吞下的/**的余味。”更喜欢第二部。
片名改成《洛尔加众粉丝谈》会更贴切。
不是按时间线一板一眼的纪录片。***主讲洛尔卡在北美的际遇和作品影响。第二集主要是致敬,那些仍被洛尔卡而感动的人们,从研究员,演员,艺术家,作家,木偶师,探戈舞者,93岁的观众,公交车上的即兴表演者,用**形式,**色彩,**声音,让洛尔卡重生,永生。Silvia Pérez Cruz用西语唱的“跳支华尔兹”太动人了。晚上回来立即去*******找了视*收藏。很有意思的纪录片。
其实应该在两部影片下分别评分的,这个做BJIFF联映评分吧。坦白讲哦,这系列真的是需要前置知识(或者起码懂西班牙语)才能有效观看的。啊我爱Lorca5555
学了四年西班牙语,从没觉得它这么美过,尤其没觉得美洲大陆这么美过,因为它总显得遥远又复杂。影片不仅仅在讲García Lorca,更是在讲这位伟大的诗人,这位在众多领域都天赋异禀的艺术家,与美洲大陆的意义非凡的联结。影片完成度很高,内容、叙事、镜头、配乐,都很契合。纽约的多彩和冷漠,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轻和炽热,都一个切面一个切面地慢慢铺陈开来。上下两部都首尾呼应,上部是纽约街头的涂鸦艺术家,拿着喷漆在巨大的墙面上,用鲜艳的颜色向Lorca致敬;下部是女歌手在吉他伴奏下唱着Toma este vals,那是语言、音乐、精神都融为一体的表演,也是这部纪录片的神来之笔。相比之下昨天看的《达利》,就差太多太多了。
这是给洛尔卡十级学者拍的吧,前半小时对作者生平、作品毫无介绍,连形象都没怎么出现,在纽约现代街景里拍一群当代粉丝口述回忆,看得人完全无法浸入……一个纪录片怎么能拍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