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22分钟
上映时间:2021-08(洛迦诺电影节)
类型: 短片
语言:英语
地区:荷兰
演员: Alma Imamovic-Ivanov Besmir Fidahic Nenad Popovic Pops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AshortexperimentalfilmaboutthepiercingexperiencesofthreeinterpretersoftheYugoslaviaTribunalinTheHagueandtheirp……更多>>
流动的言语中原名:In Flow of Words,
A short experimental film about the piercing experiences of three interpreters of the Yugoslavia Tribunal in The Hague and their position as a channel between speakers and listeners, witnesses and defendants, judges and attendees.
叙述的力量 #2021洛迦诺**短片竞赛
#2022TIDF :在同届同类型的《咽喉密语》《光,无所不在》《永无黑夜》几部影片对比之下,《在言语之中》就显得有些平庸惹,应该不在于体量的问题,而是对于描绘对象选择的关系策略
#74th Locarno Online# Pardi di domani: Concorso internazionale,最佳短片导演奖-欧洲电影奖资格。前南战犯**法庭的口译员们的自述:“拍一部关于我自己的电影的话,那我将是画外音”。从这个角度去写战争创伤(聚焦斯雷布雷尼察***)可谓清奇。全是关于“不在场的在场”,全片声画分离,对档案-记忆,照片/地图-证据等材料的使用也很有当代艺术玩法的自觉。
【CFISFF 2022】【2022KFF】以口译员的独特视角审视历史的伤痕
#Clermont-Ferrand ISFF 2022#言语是流动的,就如同对于史实/事实的评判,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立场会被赋予不同的阐释。在音画对位方面做了刻意的冲突对比:平静的影像/静止的形态对位讲述***的语词/波动的情绪,相较之下声音更被置于更为中心位置,作为口述历史的一种形式。
translator as witness/survivor/empathist. "That could have been me."
「如果我要拍一部關於我的紀錄片,我會是旁白」三位口譯員追憶90年代初,海牙國際法院判決前南斯拉夫違反國際人道法,「口譯員在工作狀態是沒有身體的,就像喇叭,不能有情緒」事實上他們害怕面對加害人,而受害者的痛苦,如針破自己口譯室的泡泡中;將老鼠鍋蓋在受害人肚上加熱,使之往肚內鑽;看著挖掘出的老鄉屍體,或許曾經就是自己。導演傾向展現他們對於自己工作的心理與想像,故欠缺**正反合而立意不深,也結束的猝不及防,收在被**安*,在家門徘徊的是天使,觀看她為受害者的努力,成了她堅持的意義。直得借鏡用簡約、現代、具體的視聽語言再現已過**,導演帶許多道具,讓被攝者投入意象,在剪輯面才決定以旁白貫穿而不用訪談,特喜歡敘事前準備道具場景的留白。口譯員是在影展奇遇的。「為要確保不會有人認為這件事不存在」啟蒙了我。
@240419中德当代影像放映/意想不到的收获,从2020年的《阿依达,你往何处去》,第一次知道南斯拉夫斯雷布雷尼察***,没想到这一次在短片放映不期而遇这一主题。很巧妙,没有实证影像,仅靠“翻译员”的复述和审判席亲历者的录音就重构了***的黑暗——殴打,**,用热锅烧老鼠让它去挠受害者的内脏…没有真实的人或身体在场,但实际上影像通过叙述将空间和时间发生的位移,重构了亲历者的“在场性”。“如果我出生在20公里以外,死去的可能就是我”,通过他者的“共情”与自我的位移,“身体”被再现了。语言和叙事的力量并没有在重述中受到损耗,反而在传递中产生更多的力量,记忆/记录何其重要。
如何去记录一段历史,很独特的切入点。虽然我看起来有些困难。
媒介(翻译者)的主体性,中介的人道主义 不得不承认西方语境下的“***”不是**而是母题 讨论“后创伤”永远不过时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