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乐园又名Mother Eden
当今的中国早已度过了****的岁月,八十年代那批充满理想主义的***都已步入中年,纷纷接受他们平淡的人生,淹没在了世俗生活里。 姚老师就是那群人中的一个。最近,在她教书的校园有一对男***有了婚外情,私奔离开了这里,他们让姚老师想起了自己的人生。她开始回忆起很多往事,里面包含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和生命体验。
喜欢远观而不走进,细腻的光影营造迷人的影调质感,老旧照片代入**,讲述回忆的独白搭配日常生活的片段,衬托着诗和歌唱格外动人。结构精巧,母亲的故事里嵌套着另一个家庭的故事,现实与回忆交错编织,每一段生活都饱含诗意。
片子本身不行,但是摄影很棒,少用点自述
今年短片惊喜了,形式好,状态稳。导演很成熟,就以这个状态拍长片,我也会很爱的。
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片中女性所表现的那种所谓的“理想主义情怀”(拿腔拿调的朗诵,以某种带有嫌弃的语态说她丈夫是底层工人,但她本身就是来自基层农村),但在本片中,母亲的乐园更像是一个充斥着**的伊甸园(就是片中反复出现的树林、小路和石桌椅构成的俯瞰远景),里面有中年*****(小杨老师),有青年学生朦胧的爱恋(结尾的男***),也有一种飘渺的向往(悄无一人的远景)。 但她没有做任何选择,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十分现实主义的丈夫和自己理想主义的生活之间的落差,自言自语式的讲述着。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父母爱情,被**列车所遗忘的亲情式的爱情。 最后,要夸赞导演精致的构图与诗意的色调(或许这也是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吧)。
母亲的乐园,一个人的芳华。满是对青春的追忆与怀念,转眼三十年,艳阳高照、鸟语花香里也能看出衰老与向往。
**十年代左右台湾电影的风味;这个主题如果可以再深入下去应该会更不错,摄影美,惊喜少,旁白多,一些重复的内容,*场的镜头美得很奇妙;又是《送别》……
场景都选的蛮好的,如果全都来源于生活,摄影也蛮不错,延续了中戏学生一贯地作品特质。
听导演说场景都是平时生活中的,扎实的摄影功力
全片的镜头都是张张“照片”,凝滞悠远回忆里的一帧印象,*以远景或背靠的人物制造距离和模糊,向逝去又抱憾的青春投以怀恋、怅惘又陌生的注视(但如此效果的另一面是架空和失真)。有几幕丈夫都映射在镜子中,是幻象。母亲的故事,到底无人聆听,只能吟出一首抒情诗的*动。
摄影漂亮但完全没有电影感的绝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