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阿甲又名Shang Ajia
在云南怒江边的大山里,生活着一群没有**的傈僳族人。这里没有学校,没有医院,偶尔会有慈善人士来教孩子们一些文化知识。由于不能上学,孩子们的时间都用来给家里干活。影片纪录了这批傈僳族人中兄弟俩的生活:**此利华17岁,弟弟甲利华10岁。他们的爸爸在弟弟六个月大的时候去世了,妈妈改嫁山下,没有带走他们,兄弟俩在山上跟着外婆、舅舅生活。在艰辛和困苦之外,他们的生活也有着简单的快乐。 This documentary is about the life of two Lisu brothers who live on the Biluo mountain where Nujiang River passes. The elder brother, Cilihua, is 17 years old and the younger one, Jialihua i...
一部绝难得的好片 能在一部纪录片里看到主人公每一次行动的开始和结尾 需要绝对的专注 信任 和去看去观察的执着
上阿甲正传。我所看到的,是男孩子的摸爬滚打,爱情发育,身形逐渐像大山一样稳健,长大**。你试图去挖出国族**教育的缺失,认为耶稣救我是钓鱼,但杀鸡杀蛇杀鼠的生存**,是无法磨灭的存在。令人惊奇的,则是棍棒拆招比武、站在**树丛上、英雄本色2018的交换人质,完全掐住我童年的七寸。
山上****,孩子神采**,远方遥不可及,神仙近在咫尺,日子脏乱饥饿,难掩童年欢快。怒江是云南扶贫的盲区,山高水远,坡急谷深,不适于生存,很多人却不愿意下山,很多傈僳族小孩来上学,先要教他们养成洗脸、洗脚、洗澡的习惯,爱喝酒、喝大酒的民族,男女老少只要一有酒,一有音乐与节奏,马上就能唱歌跳舞、笑逐颜开,百年来,这里也是云南最早信仰***的地方……
有人“上山三次,每次一周”,有人呆一年。
3分,多一分给好题材。剪辑出来的节奏不是很完美,抑扬之间能处理得更圆滑。素材处理的很好,把最有活性的东西放出来了。
一部自然主义的片子,展示了中缅边陲村民的生活状态,完全陌生但又确实存在。**背柴那一幕不悲情但非常有生命力,杀鸡、杀蛇、杀老鼠三段让我有点触目惊心。摄影机绝对客观、中立,也因此近乎放弃了叙事意图,这是我不够喜欢它的原因。晋江对纪录片有深刻而明确的把握,影像的厚度和质感令人惊叹。
3.5有人类学价值。无**背景下大山里孩子成长的碎片化叙事。能看出导演的用心。几处影像的捕捉非常有意思。但映后谈上来就把观众低头玩手机评论一番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对个别观众没耐心,很难想象拍摄时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够做到几分。想成为好导演,或者说是名导,自我修为之路还要继续啊。
充满敬畏,又野蛮生长。没有叙事,纯粹的记录,生猛的影像。
前一半很好,后一半就掉了。 剪辑真的很糟糕(导演说是刻意为之,其实并不自知问题在哪)
讲真,这群孩子的童年比现在无数城市孩子的童年更有价值,这才像人该有的童年,起码在他们长大以后回想起来,自己的童年里面不会只有考试做题培训班,不管他们未来身在何方,这些与泥土相伴的岁月都会是他们不舍得忘记的美好,有此感想不是因为那些所谓文明人的同情,而是因为我的亲身感受,我庆幸我的童年也曾和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