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公共空间的社会生活原名: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https://***.bilibili****/video/BV1kt411U7w6?from=search&seid=13625560041667318004
43分20秒时,当街头艺人的演出聚拢围观群众时,警察前来,但不是阻止,警察走近他,而后给他竖了个大拇指,又离开了。所有的观众看到这一幕都为之鼓掌。警察太可爱了啊! 人们为什么鼓掌?因为警察的包容,以及他代表的职能机构/政府/政策的包容!电影中就属这一幕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很多评论提到“有趣”。**不是天生有趣,他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决定了他的观察和叙述。当有了自己的一套观察的方法之后,那观察对象的选定,观察时间和地点,观察的行为主题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而这些观察的方法的形成,还是围绕着一开始的问题意识和先行研究。都市研究里的两个著名的**,本作导演**和《街角社会》的**都是这种极善提问的研究者。不过前者的媒介多了一个影像。
都市景观、空间设计、交互式街道、社会学。
特别逗。虽然很老了,画质感人。看着会反思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这里主要指**)并非真正为人而设计。移动的椅子、适合坐下来的台阶高度,几乎都没有,也不现实。**可能从来不是为了留住人(或者至少留住适当人数),而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John Wilson祖师爷,Whyte明显是那种对城市充满热情的人哈哈哈。比起理论部分更喜欢他捕捉空间画面的角度,**小的点特别能体现个人趣味。
a total joy to watch(想念建筑学五分钟,想念NYC五分钟
上海虽然是大城市,实则没有满足要素的大空间,公共绿化,观景台,人多而不密,不单单物理方面的“大”,这种老人可独处的岁月静好之地,这种年轻人拥吻欢笑的喷泉**草坪太少。双人吃饭,打情骂俏距离近,却可以保持舒适的社交距离的餐馆也要苦寻。从规划上,甚至整个中国也未必有太多能和30年前的纽约比较,但是我忽然竟想到了杭州或者无锡,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只能怀念出生成长的街区了。
LA课堂重温~总结出来其实是些挺简单的道理,奈何我们还是扎扎实实地重蹈覆辙,在如火如荼的新城建设中充分贯彻着反人性的设计原则。近些年总算见到改观了。收获的最有趣的新知识是“有些建筑外墙反光太好,对面街区的树都长得更快了”……
「街道是城市生生不息的河流,我们来到这里,不为随波逐流,而为同舟共济。」在社会生活四分五裂的当下,翻出这部片子,去看城市规划者们如何利用**元素让人们回归街头,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舒适地交往。好的公共空间一定是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感到被接纳的。反思一下,上海虽然是大都市,但印象里符合这些条件的公共空间好像不多,反而感觉杭州会多一些?城市/空间设计/建筑研究真的好有意思!以后在江浙沪扫街可以着重观察这些方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