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52分钟
类型: 纪录片
语言:英语
地区:加拿大
导演: Matthew Campea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Pedophileshavelongbeenthemostdemonizedpeopleinsociety,butnewresearchisshowingthatunderstandingthemisthefirstst……更多>>
我是恋童癖原名:I, Pedophile,
Pedophiles have long been the most demonized people in society, but new research is showing that understanding them is the first step in lowering instances of child sexual abuse. Meet the men born attracted to the impossible, and the maverick doctors who dare advocate on their behalf.
Notes: 1.「Pedophile」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是真实存在的性倾向,是生物性的,而非思想性的。2. 非侵犯型恋童癖(Non-offending pedophile) 应该被和对弱势群体存在施虐倾向的人区分开来。3. 被隔离且意识到自己无权享受美满生活的绝望感会成为犯罪行为的触发,所以建立互助联系是有必要的。4. 列举了一些现有措施,包括预防性治疗机制,和通过社区帮助来降低再犯率。有关同感疗法的陈述令人印象深刻。
风格怪怪的...太影像化了。不过经介绍,这部片确实探讨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国内对于恋童癖群体的研究太少了。儿童保护问题是两端的问题,一方面是法律对施害者的惩处,一方面是对于儿童的性教育,最后一方面也是社会最难以忍受和理解的,是对恋童癖的认知以及达到“治疗”或“替代。”
按照1%的发生率,中国有1400万恋童癖。这个见不得光的群体,可能是属于社会上最被唾弃的人群。哪怕真有恋童癖自己能意识到这是大脑结构所致,也没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能给他们一丝帮助。等待他们的只有毁灭他人或者毁灭自己。
拍得非常好。我不关心人们是否受到同情,但是只有一方受到同情绝对不行。最重要的是要让做的事有用,口嗨没用
片子拍摄手法很奇怪,不过该传达的东西都传达到了。
无意中看到的纪录片,讲对恋童癖的错误认识,以及目前进行的研究和预防犯罪干预
恋童癖是生物性的,是不可改变的。世上有不**儿童的恋童癖,也有**儿童的心理**,这个群体本身并没有错,有错的是因此伤害儿童的人。正是因为性质的严重性,更应该帮助他们找到出路,而不是走上极端。
虽然我们还在继续探索方法,但是,有,比没有好,不是吗?
嗯…这类问题我们所了解的东西真的太少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算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吧,少数,被歧视,不道德,哪怕有一丝丝可以选择的机会,都不会有有人想成为恋童癖。他们无可奈何,也无处可说。 这部纪录片正是站在这些少数人的角度,替天他们表达内心的痛苦,无助和绝望。驱逐、责骂是容易的,难的是给他们一点点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