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又名A Room Of One’s Own
开放性讲述,以活生生的、身边的普通真人的生命经验,映射关于性别的种种。长达300多分钟的观看,于我而言首先且持续的追问是讲述的勇气和必要性以及倾听的意义。跟陌生人在一个空间里以介于自愿和半强迫性的微妙状态去倾听陌生人的漫漫私密言说,已经构成一种玩味思考。至于议题,它在某个场域中唤起的感知需要持续性的蔓延。祝愿所有人都有讲述和倾听的对象,如此我们才有通往其他可能性的空间。
2023.3.5@木雞 貴在真誠 但可惜也僅此而已了 對女性主義的探討流于表面 部分口水素材本應當棄則棄 否則給人觀感更像心理訪談實踐而非影像作品
鼓励分加一。**质朴的表现形式支撑不起内容本身的贫乏和空洞,前半部分,“歇斯底里”的**性尤为强烈,中场后则逐渐无力受挫迷茫,最终呈现的是化不开的失败情绪。它既来自那个房间的压抑,也来自作者缺乏将原始影像处理为具有美学风格或公共性表达的“作品”的能力。这部影片应该对话或应该反抗的他者或“她”者或大他者,像女性房间外的急风骤雨,但这五个半小时的访谈更像关上窗子,升起炉火,我感受到了温暖,但担心下一秒就会窒息。我听到了具体的、太具体的声音,但没有得到勇气和广博的鼓舞,而这恰恰是艺术家需要处理的东西。
“我真的无法理解男的,怎么会在人来人往的公交站把裤子脱了呢?”
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每一位受访者的状态都很松弛,絮絮叨叨地讲自己平常思考的事情,其实大家考虑的事情都差不多,但是想的方向和表述的方式却有趣地千差万别,坐在屏幕面前和她们对话的感觉很像是交了一堆笔友,不过投出的信封上没有地址和姓名。
对于不少内容都有很强烈的共鸣。不过对其中的某位参与者,以及部分言论确实有点不适,那种充满爹味儿的姿态真是让人不爽呢😅 有幸成为被拍摄对象之一,非常美妙的体验。不仅有完全成为对话中心的体验,还因此认识了非常优秀的朋友。同温层的交流总是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宽*。 少的那一星是对自己不够aggressive和有些喜欢的素材没有被剪进去的遗憾。 不想过多的苛责那个时期的自己不够好。其实,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自己后,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吧,是一种让自己成长的体验吧。 参与过另一位朋友的拍摄,知道一些没有被呈现出来的内容,为了不剧透,一直没有跟别人谈起过,看完之后发现没有被呈现出来,觉得有点遗憾,哈哈哈。不过转念一想,那些就是属于我们在场者独特的记忆了😜
女权运动所导向的理想社会是不区分性别,不对所谓的男性女性气质进行评判、分类、赞扬、贬损。这样的话多数少数的概念将不复存在,只有个性,没有将人隔阂开来的定义与分野。当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时候,不再是看见一个男人/**,而是i see you。哪怕大家都是女权主义者,但我仍对她人的生活缺乏了解,五个小时的讲述是珍贵且必要的
最近在广州参与了观影与映后,从午后到深夜,进行了五六个小时的自我审视与社会拷问。当代女性的痛苦与困惑,几乎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窥得一二。从亲子关系、性别刻板印象、容貌焦虑、***等极其当下的议题,到自由与禁锢、生存与死亡这类长久不衰的探讨,片中的受访者通过近乎**的自我剖析,呈现出弱势群体在某些权力结构下的生存状态。全片的镜头聚焦于受访者面部,微表情一览无余,**的停顿被无限放大,让观者不禁代入去感受、思考,而这种敏锐与耐心正是人们在生活中所欠缺的。令人惋惜的是,本场观众绝大多数是女性,而本片内容是男性更需要了解的,毕竟强者对弱者没有想象力,需要更多地借力,如影像。然而,既能吸引男性又能教育男性的文艺作品,大概率不存在吧。又一道无解题。
挺好的呀,覆盖的话题讨论比想象中的全面很多,算一个青年一代对于女性议题的集中思考群像。看楼下的在批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只做了中性的记录,这作为采访而言没问题呀?片子从一开始的讨论就直接触及原生家庭这个对于**家庭而言根深蒂固的话题,也能理解一些观看者的感受问题,这关乎于创作者融于编辑手法的个体表达,也更多是受访者的个体客观存在,这没问题吧? 印象中此外的讨论话题,覆盖了女性运动与健康、容貌焦虑和社会审美、个体的存在和意识、社会性别公益等等,我很喜欢导演与其中一位没有出镜的受访者的聊天片段,谈及女性的出走与个体意志的互动,很欣赏。整片虽然时间很长,倒也设置了中场休息,节奏虽然缓慢,但总体而言启发性大于教育意义,有这种片子的存在便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啦~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本身的平凡渺小而感到无趣 但也会在某个瞬间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我 五个小时的荧幕对话 涉及到的话题远比我想象的多 很庆幸在某个角落 有人愿意去倾听每一个“我” 或许这就是这个影片存在的意义 哪怕当下没有什么改变 但是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期待第二部 想听到更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