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行动原名:Direct Action,
#Berlinale奇遇 1️⃣如果用了卫生**,不一定要用***,尤其不需要extra long的***。2️⃣导演但凡研究过一点点《工作与时日》,都不会把电影拍得这么伤眼睛。3️⃣这就是为什么选activist film看要慎重的原因。4️⃣这个长度的电影不是必须安排中场休息,导演依然安排了,对很多观众还存有一点人道主义精神,也给自己一个体面的被退场机会。(开场不久就开始退场,也太不电影节精神了。)5️⃣这片像什么呢?就像大城市地铁上放很大音量音乐要钱的人,把手粘在世界名画上的最后一代。
这样墙上苍蝇般的观察型纪录片很难不让我想到怀斯曼,但相比怀斯曼的静止镜头,它提供的信息又太少了。虽然我理解ZAD的核心抵抗形式就是占**地、生产生活,但影片在以大篇幅刻画手工劳动的同时,给予社运复杂性的篇幅又太少了,没有对话,只有自白,最后给我的观感反而是这一场声势浩大、遍地开花的运动仿佛只有田园牧歌、一致对外,没有内部交锋、协商前行,只有团结、没有博弈…尾声处三个记者采访三位女性社运人士,好像这场运动就这么圆滑地达成了这样的叙事——但我以为社运真正给人能带来启示的部分往往不是那些自洽的部分,反而是存在裂隙的部分。唯一摄影机现行的时刻,就是**现场有位女性经过摄影机时突然说“你该拍的不是这个…”,那一刻我无比赞同。
#10318. 74th Berlinale-奇遇。大概率是我本届柏林看过的最佳作品了。216分钟片长非常劝退,其实是零期待去看,影片开头也很劝退,大概中场休息之前140分钟都是**农村生活日常固定长镜头,诸如10分钟锯木头,15分钟和面团,10分钟放牛,8分钟耕地这样的《工作与时日》式的影像,声音也做得很细致(声景设计)。但是影片下半段风云突变,****一铺开真的就风云激荡,群众集结和与警察对峙的几个长镜头是年度甚至五年十年级别的名场面,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杨索最好那几部作品级别的群众场面吧……影片正是通过极度人类学式的观察纪录揭示出了**农*****(跟早上看的《外语》正好完美相关)的群众基础,而也正是前面的极度延宕才烘托出了****的极度激烈。这才是电影和电影人介入社会的典范作品。
厉害。以人类学的方式颠覆了****的拍法,反其道而行之:真正的运动不只是****,也不是坐在一起开会商量方案对策,而是渗透到日常的每一个动作和空间当中(包含一个年度最佳航拍,无论是画面本身、声画关系还是与前面段落的辩证关系都极富创造性)。多样性的生活本身即是与****极权进行对抗,也就是最直接的行动,因为极权缺乏的恰恰就是多样、自反和直接;我们也有必要耐下心来驻足观看并经历一段完整的时间,不仅因为与片中人共同经历的时间构成了这场运动,也因为这一沉浸式观看举动亦是一场接近肉身体验的直接行动。非常具有启发性。
#NYFF62 我就是想确认一下,两个观众在电影砸墙的画面下大喊free Palestine不是导演设计的对吧?果然现实比电影精彩。
道理都懂,什么把**还原到日常,但是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
@Ciné** du réel 更喜欢前半。
8.5。三個半小時觀察紀錄了ZAD者們(zone à défendre)在南法反水壩運動中的抗爭進程:他們直接生活在預定開發地之上,並在面對警方暴力驅趕時拒絕結束「**移居」狀態。比起複雜的生活管理和反抗組織系統,攝影機對準了兩類活動中行為主體的重複動作本身。導演在大部分時間內以類似阿克曼電影的慢節奏和體驗式,聚焦抗議者們為了維持在荒地上的長期生活而必須從事的日常工作(耕田、和麵、打鐵、建房),以及閃著靈性和詩意的瞬間(對豬唸書、象棋對壘、無人機巡遊);而在少部分直接的警民衝突時刻,導演的旁觀視角呈現了不亞於洛茲尼察《中央廣場》的影像。
非常惊人,纪录的意义在此确切地呈现出来了,赋予了影片几次影像的升级。开篇便是观看档案影像,经由纪录嫁接起影像素材与当下的现实之桥;第二次发生在中场休息之前,镜头横摇,飞手现身,穿梭机跨越云层,由日常的特写完成了地域的全面实景展现。而在几次过渡的进程中,本地的居民从素材的群像中剥离,由抵抗行动中转身,各自步入有分量的生活日常,面团聚合发酵、铁烧热熔化、耕种、饲养,时间的**化身,于此凝结放大,最终又再度**成抵抗的群像,是人的合集也是时间的汇合,**万钧。
被片名《直接行动》吸引,原本期待的是对政治理念的阐释。结果看到的是大量日常生活场景。人们怎么耕田,怎么畜牧,怎么打铁,怎么做饭,怎么休闲,等等。就在我看得有些疲倦的时候,又被快结尾处的充满硝烟的抵抗场景震撼到了。直接生活,坚持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