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姊又名My Sister
大學放榜前一天,小春無意間發現了家裡的大祕密。即將成年到異地求學,弟弟夏仔沒放過這最後與姊姊相處的夏天。家鄉的人事物依舊,面對眼前未知的未來,小春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成年的滋味,竟如此超乎預期地又澀又甜。 從平凡的台灣家庭孕育出後韻無窮的成長故事,勾勒不善表達情感的家人面對分離時那不捨與疼惜之情,藍葦華、鄭有傑演出精采,年輕演員亦不遜色,細膩刻畫女孩面對成年、離家時的不安與期待。
半小时内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感也比较细腻,不过如果着更多笔墨在姐弟关系上或许会更好。
虽然短但是情绪调动很好,镜头光影都很好,那些起起落落的心情,在电影结尾得到释放,是掌握观众心理的高手!两位小演员也很不错!
不被愛,被愛,不被愛,被愛,在幾次情緒的波折之後,構建起了一個即便沒有血緣也依舊彼此深愛的家庭,沒有抓馬,沒有狗血,只有欲說還休的愛。情感的捕捉細膩且到位,許多處沒有言明,卻處處皆在不言中,即便整個故事並不夠弟弟視角,但是有弟弟在,家中的愛多了許多生氣。相較於之後的《有了?!》,潘客印導演在這一部短片處女作眾的處理更加迷人,且這是一個會讓人期待發展成長片的故事。
#2021-58th**:今年同时入围北影和桃影的短片,氛围真挚诚意十足,女主角的表现不错,但本质还是一出较合格的学生作业
真挚简单,意味悠长。演员自然,画面舒适。不过本质还是偏向优质的学生作业水平。一段温情的亲情切片。
體裁細膩,做工粗糙,角色平板,主演與群戲尬卡及格線,意念淺薄。身世透露、學費反轉好直球,編劇比八點檔還粗糙。重考班多機位快剪,到遊牧式日暮遊走,感覺導演東抄西抄,卻毫無內化與把控力,雜燴缺乏美感與表述性,完全吃香於觀眾對自身家庭與成長的情感;但仍有一些纖細可愛的情節,真實地喚醒了我們的童年,那魔征般的笛聲,吹響愛情中的青澀害臊,那魂斷的自彈自唱,唱出家庭手足間的有哭有笑,弟弟才是串起姊姊對家庭矛盾與笑淚的座標,但由於編導的功力還不足以駕馭如此平凡而深邃的體裁,最終弟弟僅淪為一介配角,難以形成更深的觀點與立意,使得本片終將淪為短輔高拍套路化作品,似乎在結尾月台,弟弟隔著鐵道叫住姊姊,已是本片用盡全力達到的及格線,給鄭有傑與弟弟唯一好評,導演於細膩處潛力十足,若不精進,恐怕拍出下一部《孤味》。
节奏很舒*,起承转合,音乐随情绪起,刚刚好,不多余。 **式的隐忍与留白,很有余味…… 三星半
说到底还是有感情。弟弟有意思。
【2021 KFF】故事发生在离家读大学的前夕,由身世和放榜两件事展开,情绪抓得很准,不煽情不过火
很细腻,对感情捕捉的特别到位。从知道真相开始到离家去台北,阿妹仔对家人的感情从疑惑到压抑最后站台的对望才开始爆发。尽管血缘「不能跨越」,可这家人的关系早就跨越血缘。姐弟两个演员特别好,弟弟每次出场都自带闪光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