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基础视听,毫无可看性,什么身体与姿态……别尬吹了。
“因为不想在文化祭上演老师导的戏,所以就提出拿短片交差。当时在老师眼里也算半个不良,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同意让我拍了。”
导演15岁上初中时拍的短片。校舍楼梯走廊里,两三个男生追逐奔跑,形成循环结构。
导演初中**的习作,无声+渣画质,开始俩男生互相追赶,最后仨男生互相追赶……就挺中二的(好像上学时无忧无虑的我们),3分钟足够了,今天都见导演本尊了,还要啥自行车?#资料馆.三宅唱北京影展#
7。想到真利子哲也那部Mariko’s 30 pirates,奔跑释放一种摄影机的动能。
全然的天才,即使无意识,也是他往后所有的影像的那个核(放映总归是有意识吧?敢把自己初中作业拿出来放本身就很有勇气和自信),身体/运动/空间三位一体,纯然的**十年代日本实验电影气质,以及对影史早期追逐片的一次严苛回构;不知道这是怎么出自一个没怎么看过电影的15岁少年之手的,如论三宅,当从此片起;震惊和遗憾于沙某只能看出并说出“和你后面的作品一样没头没尾”这种话。
15岁的校园,毫无蒙太奇概念,由开关摄像机而联结的奔跑,就这样一路跑到了十年后,变成了《无用的人》
#2023三宅唱电影展「听见都市的节奏」#少年的课间追逐。因为不想让老师拍,所以自己拍……开始了影像之旅。
没声音,感觉如果三宅重做拟音的话可以把这三分钟的素材玩出花(但没必要)
跑回起点,追进循环,继续跑,继续追,没有声音,没有目的,不在乎是否无用人,两个人跑成三个人,三个人散作两个人。那时是1999,初中的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