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拉罕79原名:Astrakan 79,
今晚借电影节的机会看了这部电影,不是很赞同澳门版的译名,花里胡哨。整场只有三名观众,可能澳门和北京比还是差了点氛围。有关苏联的镜头让我想起了家乡,我就出生在这样的苏联式的公寓楼和茫茫大雪中。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好像很少在南方看到方方正正的苏联式住宅?主角从欧洲前往苏联,为的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一个好听的地名,行李箱里装的是牛仔裤、披头士和胶卷。他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和我将要启程的欧洲生活,也许我也会像他一样,在飞机上质疑自己的选择,在陌生的环境里独自**,把闲钱都买了烟酒。不知道他回去后,会不会听back in the U.S.S.R.。最后,希望一切顺利,明年有机会去俄罗斯看看。
#ICA 长评-关于鱼。电影以鱼的习性解释替换这部影片的形式,冰冻在释出,但是整体的电影感很弱,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来表达,本片却采用了最直白的形式。明信片及背后的文字,照片和搬演演绎了前半段,后半段则完全采用记录形式。明信片部分可以算作定帧的呈现,搭配上环境音的呈现非常像那部《堤》,本片则是尽量的完善了故事,把主角搬演进了其中,虽然能看到胶片化的处理,但**呈现的统一性很差。其实那明信片文字的旁白在阿克曼的电影《家乡的消息》中也有类似的出现,但在本片中也是同样运用了搬演表达,感觉就是比较……直白。后半段与开场的呼应写实的切换也是同样直白,甚至到最后展现回归到便装的假唱和鱼的雕塑也挺没必要的。这里如果能与前半段借位处理在结尾揭晓的效果会好很多。对于明信片的拍摄效果还不错,但实在不喜欢搬演部分。
老葡萄牙瓷器艺术家回忆15岁勇闯阿斯特拉罕**韵事,客体化苏联记忆扣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