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空间:生活是圆的原名:Naked Spaces: Living Is Round,
真的看睡了,求求影像展思考下自身的展览形式。
导演对于**生活的展现很自然,没有去说明和讲解,简单地复述着当地人的话语,电影本身作为先锋纪录片在形式上比较简单,但是已经比导演之前的《重组》有了明显进步,更加专业也更加丰富。
RAM.郑明河的纪录片相当优秀,这在于她对于画面与声音的**处理方式与纪录片的完美契合感,但她的纪录片更偏向一种优美自然的实验性,并指向对传统纪录片的解构与反思,即对纪录影像去框架化的探索与其特质多样性的定义。
吾爱!“传统的人类学目光将人变**种”——解构都被她解尽了!她的镜头和语言都极其诗性,她纪录的不是研究对象,不是一个需要被展现和解释的他者,反倒更像是在那片土地上进行影像实验;不猎,不奇,任何文化和人是最理所当然的自然状态。
挺学术的,能感觉到作者在传递知识,很依赖文本,看睡着了。
11月26日在上海外灘美術館看了這部,這部135分鐘的影像作品帶著我跟隨藝術家的視角,嘗試去觀看一個未被「給予」、「接受」、「私有」等現代概念定義的世界。舞蹈是靈魂的運動,水缸是**的子宮,房屋結構的命名對應於人體的組成部分,這些生活方式都讓我覺得影像中的六個**西部社群都相信著「人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一個古典目的論觀念。我更加篤信生活方式的多元,也反思價值多元與重疊共識的邊界。就像策展人拉瑞斯•弗洛喬寫的,「暗游」提出了如下問題:「對於黑暗的經驗如何引發我們以與認知不同的方式,即與我們已經掌握,或他人強加給我們的再現不同的方式重思現實?」我認為「暗游」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RAM "The Earth is blue as an orange."
喜欢到觉得一生只做到这么一部电影已经是have credit
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轴加入旁白?如何控制画面的节奏和音轨的节奏? 这次多了很像AI声音的中年白女旁白有点奇怪…而且觉得旁白内容好学术(不过也符合人类学家的身份)更喜欢瓦尔达那种旁白。好厉害一个人干了所有的活……感觉长片的剪辑还是挺难的。不知道西方多少现代艺术和音乐都源自**……也许正是她东南亚女性的身份才能让她拍到这种毫无侵略性和猎奇视角的**影像,我无法想象一个白男人类学家也能拍出同样感觉的影像。不过真的吊打太多现在的纪录片了吧……我也无法想象国内哪个纪录片课会把这个作品当作案例。
RAM 暗游: 可能是内容对我而言的新鲜,和展馆的巨大空间,很容易沉浸。喜欢旁白的感觉,犹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