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事生非原名:Much Ado about Dying,
#IDFA2022 比起对于意义的探讨,更喜欢导演对**老去的观察,肉身的腐朽无法阻挡灵魂的活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展现了英国老年的群体是生存现状,是有温度的。
金红棉2023@ SZBC|一看片尾,贝拉·巴托克,气质很合。非常好但也非常痛苦焦虑的观影体验,不仅对衰老死亡前的一切苟且荒谬都有很直接的展现,作者的“逆来顺受”也让观众不得不陷入被动。但这都把最后的死亡反衬得无比幸福快乐。内嵌字幕非常差,错漏和整句对不上的情况*发,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好是英语,听得懂……字幕大减分。
idfa2022# 喜欢片子tragicomique的调子,让对死亡的思考没有干涉生命本身的进程,相反uncle David不断推迟的死期再一次不无幽默地,以生命在场这至高意义凌驾了所有单纯纪录之外图谋不轨的评说,导演以其侄儿的身份一同**这场纪录也消解了把死亡主体客体化景观化的风险,让一切纪录真的变成了陪伴的形式之一,不要忘记,uncle David本人才是最初的发起者,这是自导自演自己最后时刻的优雅轻盈,它和莎翁的李尔王、做演员的旧时光一起完成了影片出彩的复调叙事,影片举重若轻的讲述方式可能很容易让人忽略它视点难能可贵的程度,因为要去坦诚地脆弱,那实在需要一颗强大的心。
对戏剧元素影片的特别迷恋,大概就源自莎翁那句“人生不过一个行走的影子,我们是舞台上指手划脚的伶人”。Uncle戴维的生命就像古典戏剧的具象载体,不断让台词闯入生活,把表演人格发挥到极致,但**与落幕的瞬间,他又仿佛****附身,令人捕捉到那些荒诞拙劣行为背后的智慧冰山一角。最后老人躺在床上,头顶一束暖白的光,真像是舞台谢幕前的一刻。(彩蛋:Uncle戴维拿着演出节目单念的是阿瑟米勒的All ** Sons!)@金红棉
近乎疯狂的年迈演员戴维的晚年生活一团糟,多亏他有一个善良的侄子西蒙悉心照顾他。作为电影制片人的西蒙,一边细心照顾叔叔,一边跟拍老人的日常生活,直至戴维的最后时光。影片生动感人,引人思考这一世界性难题:社会应如何更好地关爱迟暮老人?
第九届金红棉纪录片影展 一步步走向死亡,但并不悲伤
走出影厅的人们,像是**的队伍,有的人躺在座位上发呆
片名很好。尘埃、星星、雪、**、死亡。
实在是太棒了,对临终关怀和老龄人群的创作每一次都会出乎意料地触动自己,正好开始在看上野千鹤子关于这个话题的书籍,加之工作内容的影响,我觉得自己主动或被动地正视、迎接了老龄化社会与其相应一系列变化的到来。/我觉得这位导演的镜头下有一些John Wilson的俏皮敏锐、又有Ken Loach的真挚悲悯;前面真的笑得很开心,尔后迟钝地感受到David的处境,逐渐笑不出来,最后一部分对告别一幕的描写真的很优雅、克制,哭得不能自抑,很希望能够再看一遍。/ 节奏特别好(特别是相比这两天其它两部),就像Uncle David一样戏剧化,用幽默的方式似是而非地刻画他和这个议题的沉重与未知,多了一种巧劲儿。
这部电影意外的惊喜,纪录片的人物选择是最基本的定调,人物选好了,冲突就出来了。选择David这个孤独却有生命力的老人家作为记录对象,已经成功一半了。电影里,跟着他一起衰老,感受他的神经叨叨,他的迷糊,时而蛮不讲理,时而回光返照,会跟导演一样烦他,但最后又会不自觉的可怜他。衰老,死亡,孤独,衬托着周边人的贪婪,狡猾和真挚,这种恒久的人生命题或许如片尾最后的雪花,我们作为人生的演员,或许只能按照这种规律谢幕,而这些命题永远没有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