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着你又名Home in the Mine、炭鉱たそがれ
《我跟着你》是导演陈俊华的首部纪录长片,由纪录片导演杜海滨担任影片监制。入围2021年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竞赛单元。 这是一部记录导演父亲和亲人朋友的真实影片。成年后的导演回到煤城故乡,从自身出发,记录一场改革中的父亲及身边的亲人故事,梳理童年曾留守矿区的内心郁结。
看过的CNEX片里最不CNEX的一部,不太工整,但也并非璞玉,观感喜忧参半。(看到片尾说版权归陈俊华,忍不住猜导演跟公司在剪辑问题上有过battle。)是有真挚的情感,也有相对完整的故事,但三条线属于各自为政,没能有机地完成过渡和结合。隐约能看见《铁西区》的结构,但没有学到神采,创作者不够自信,也不够有组织力。开头和结尾点题“我跟着你”,但如果只是跟一段路,没能全程跟住,地下八百米的黑,就不能漫过几十年的时光、漫过观众的目光。#在场映画#
3.1 “你拍这些有意义吗?”王兵还是太难得。@瓢虫武汉
一天三部看下来,我已经分不清这个疲惫感是片子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问题了。开头矿工父亲和矿二代朋友两个人出场,感觉还是个挺妙的设计的,后面也不局限在这俩人,上一代还拓展出来两个女性人物,以及煤矿倒闭**中的群像。但总体感觉是,每一场戏都拍得不是很“有料”,电影感更是不存在的,看照片的那段跳戏到铁西区但远远不及,有一小段配乐非常非常电视台。看开头跟着父亲的拍法感觉《我跟着你》这个名字还有点妙,后来好像就忘记这回事了。
非常感同身受的一部片子了,从生活环境到切入视点。可以感觉到拍摄的周期很长但过程中充满了随机性,比如可能很多事情的记录不够全面以至于最后在呈现时缺少足够的背景信息的介绍,剪辑中试图通过打乱时间线索的方式来逐一介绍人物并提供对生活环境更多的介绍,有些成功了(比如对矿井的还原,这和有明确的拍摄意识有关),有些则显得突兀或不够明晰(比如乐乐婚礼,和对干**介绍),冬夏横跳和缺少时间连贯性的剧情一度感到有些不明所以(纯粹是观感上的),整体有一个明显的从话题性、**感向个人情感叙事上的转向,但二者的素材量似乎都不够聚焦。/很多个人视点的细节和大跨度的时间提供了令人动容的细节,比如妈妈蒙头和控诉,比如乐乐的变化与无奈,比如干妈拿出照片时和给继子打电话的状态。
矿工子弟,父母家,干妈家,乐乐家 三个家庭面对矿上变化的处境 我跟着你,你是指代所有处于变革的矿工们 地下800米和出矿井的两个镜头很棒 叙事的结构可能在剪辑中有很大的变化 两代矿工的命运交接处理的很好
从题目联想到很多,以为父子关系是主要线索,也是作者国营厂子弟身份的自指,和厂子弟与父辈在职业承继关系上的隐喻,但最终发现铺开的面太广。 拍摄工人和工厂环境看得出对王兵的模仿与致敬,不过作者视点更加内部。喜欢摄影机跟着矿井电梯不断下沉的那一段,眼前一片黑暗,字幕标记潜入地下的深度。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纵深,通过影像达到共在、共时和共情的可能。再有就是对矿业开采环境和流程的影像直观呈现,体积庞大的机器,深入地下的开采,源源不断输送的矿产,死去的工人,再到政策的突然遏止,给我的强烈冲击是,这是如此野蛮与暴力的一种发展模式,我们的过去建筑于其上,但关停并非基于反思,行为仍然充斥暴力和逐利,并不指向光明未来。#在场映画#
#瓢虫映像# CNEX过于规整的一套选题文本,开头下千米深矿井的长镜头着实震撼,不过家史的捕捉与组接后劲不足。谈到放映……瓢虫复活且来到了广州,嘉宾还是铁老师,天知道我有多开心。片尾字幕里有Feii,偷偷微信和他聊了一阵,Feii说片子原来不叫这个名,他无法把控选题敏感点,所以没办法跟进,但他很喜欢这个提案,因为《盲井》。6.18于豆园
私影像与社会纪实的奇妙调和,从个体的政治转进至政治的个体
少有能从镜头里体会到导演对拍摄人物的不同情感的片子。
1.议题性强于作者性,可能确实是导演想要的所谓“中立”感吧。错过开头导演随父亲下矿井的长镜头,特别遗憾,其他部分最精彩的是和母亲对峙时母亲的眼泪。2.导演的创作意识带出来的视听风格,中规中矩,可以更精简的,结构不是很清晰,电视感很强。不过导演的创作的确是补充了一个矿工纪录片的视角,从矿工的家庭和煤矿的产业发展去讲述他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和思考。3.矿工题材纪录片,林鑫仍然是我认为的第一。4.标题起得有点矫情,但后来想想,这种“跟随”也也有一直非常强大的魔力,一种带入感,一种走进影像世界的故事感,可惜导演没有把握好这种“跟随”的魔力。